首页 >文化 > > 正文

全村人被迫改姓“鸭”?

2023-04-23 13:09:28 来源:海峡舆情

近日,#因姓氏太罕见全村集体改姓鸭#

引发热议,话题冲上热搜。

据报道,在云南丽江,有一支以鸟为图腾的家族,姓“nià”。如今,由于信息系统中无法输入和显示这个字,给村民带来了种种不便,只能改姓“鸭”。


(资料图)

记者采访到两位鸭姓村民,对方表示情况属实。

电脑里没这个字系统识别不了

据了解,nià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是少了一横的“鸟”,下半部分是“甲”。由于当前的电脑系统无法识别,nià姓村民办理二代身份证时,只好将这个字拆开,分为“鸟”和“甲”二字,从而组成了鸭子的“鸭”。

“因为电脑里没这个字,系统它识别不了。”52岁的村民鸭新贵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你不改,出门不方便,坐火车坐飞机,啥票都买不了。”至于是谁最先提出将nià写成鸭,他并不清楚。

40多岁的村民鸭正高回忆,“我十年前老身份证上还是nià,后来想办个摩托车证件,发现这个字电脑上找不到,就改成了鸭。”直到现在,他还留着原来手写名字的身份证,“我们村里姓nià的都改成鸭了。遗憾也没有用,不改就没法外出,飞机票买不了,甚至卡里的钱都没法提现。”

期待找到更合适的解决办法

小时候,鸭正高听村里长辈讲过关于nià的来源。“老一辈讲,我们的姓氏源于对鸟的崇拜,可能跟打猎有些关系。”他透露,由于“鸭”姓无法寄托传统nià姓的真正含义,“现在的小孩出生后基本都跟妈妈姓。”鸭正高的孩子,就随了母姓。

鸭正高也曾跟几位好友讨论过nià的问题,“还是想回归nià姓,不能丢掉老祖宗传承的宝贵姓氏。但我们也不知道去哪里反映,找不到正确的渠道。”

得知全村改姓一事登上热搜,鸭正高有些欣喜:“证明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个问题,也许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

全村被迫改姓的话题引发了大家的讨论,不少网友建议更新系统。有网友留言:“罕见字生僻字就是这么消失的。在信息化社会,如果不更改系统,这个字就找不到,带来很大的不便,如此一来,只能改,但这种全村集体改姓的,真的很少见,也真的不应该。姓氏是自古传下来的,是一种血脉和文化的传承。如今这种传承被信息化生生切断了,这确实是不应该啊!希望能够引起系统工作人员的重视,解决系统问题,将这个字录入进去,让文化得以传承下去。”

媒体评论:

应给予文字“活化石”更多保护

首先,“nià”最重大的功能不是流通,而是作为姓氏承载对家族起源的记忆,以及中国人对家族血缘独特的认同与归属感,不能被当做普通的异形文字轻易舍弃。在媒体采访中,该村村民还会拿着保留多年的手写身份证,向记者展示“nià”的写法——上面一个鸟,下面一个甲。该文字与该家族图腾的鸟相互呼应,是云南这一古老家族起源的见证,作为姓氏的“nià”提醒着后人关于家族独特的历史与记忆,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保留,可谓家族历史的“活化石”。这份多年的记忆与身份认同,并不能说改就改。

其次,就“nià”字本身来说,作为为数不多保留下来的古老方言,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根据康熙字典记载,与鸭为异体字(字音字义相同,但字形不同),所以其实“nià”本应读“ya”,读音不同很可能是因为少数民族口耳相传的误用或语言习惯,反映出的是古代南北方地区文化交流的真实状况,这都是研究古代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普及程度的珍贵材料,是文化的“活化石”,更应当受到重视。

在当下,我们都在努力想要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但其实汉字就是我们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文化瑰宝。给予一个村落姓氏的保护,不仅仅是对村民们归属感的尊重,也是对文化的保护。日常沟通需要方便,但对于那些承载意义的文字,我们绝不能仅以是否方便进行取舍。

网友热议

有的网友觉得既然是传承下来的文化,

应该想办法解决

还有网友觉得,可以与时俱进,

把鸭改为多音字,或者想其他办法

也有网友指出

来源:齐鲁晚报 综合封面新闻、云南日报、红网、网友评论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起点影视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